想申请试用或了解更多关于跨境搜信息,可以私信我们哦~
据“Agence Ecofin”网站12月10日报道,西非作为非洲大陆的大米主要进口和消费地区,高度依赖印度作为其大米供应的头号来源。然而,近期印度运营商在向该区域运送大米时遭遇了重大挑战。
根据《标准普尔全球商品洞察》的数据,印度正面临运往西非次区域的运费急剧上升的问题。具体来说,从印度的维扎格港到西非的科托努和洛美的20英尺集装箱大米运费,已从去年10月的1900美元上涨至目前的2400美元。
据悉,自11月中旬以来,大量货物涌入海运航线,直接导致了运输成本的上涨。随着节日季的临近,众多贸易商纷纷下单,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增加库存,这无疑加剧了运费上涨的压力。市场观察家预测,这种运费紧张的局面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1月。
分析公司指出,尽管这种情况可能会对西非消费者购买的大米最终价格产生影响,但许多出口商正在考虑转向传统的散装运输方式以降低成本。与集装箱运输袋装大米相比,散装运输允许大米在船舱内以袋装或无包装的形式进行运输,从而降低了每吨大米的成本,使得能够进口更多数量的大米。然而,这种运输方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设备在目的港进行卸货。
这种新的运输方式可能会对整个次区域的大米分销链产生深远影响。当地进口大米的分销依赖于一个由众多中小型企业构成的庞大网络,这些企业从进口商处购买大米,并使用25公斤和50公斤的包装袋进行分销。如果常规散装货物的使用在未来几周内成为常态,那么这不仅对出口商而言是一次重大考验,而且对整个大米营销链都将构成一次重要挑战。
新闻来源:驻喀麦隆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